新年新氣象! 1月5日,元旦小長假剛剛收假,陜海投總經理劉軍、副總經理馮曉旭攜相關部門一行,前往陜西泰普瑞電工技術公司,與泰普瑞公司董事長吳亞民等開展廠區參觀及業務交流座談會。
據介紹,陜西泰普瑞電工技術有限公司創建于1995年,位于西安涇河工業園,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工絕緣材料、復合材料高分子化工產品、醫藥中間體等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到目前為止是中國最大的復合絕緣子拉擠芯棒制造廠家,最大的玻纖纏繞絕緣筒和拉擠異型材制造商之一。從2005年起,其產品復合絕緣子芯棒已出口20多個國外廠商,產品遍布世界各地。
作為陜西省電工絕緣材料行業的優秀外向型企業,泰普瑞公司董事長吳亞民在會上表示,長期以來,泰普瑞電工立足國內,面向世界,使泰普瑞電工獲得了國際上眾多的合作伙伴,公司年出口額穩步增長。近年來經過多方考察,最終計劃在泰國設立分廠,用于國際化業務的進一步提升。
但是作為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去年,通過陜海投公司的媒體業務報道,關注到了陜海投公司的業務動態,也逐漸了解了公司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情況,認為陜海投公司作為陜西省具有影響力的國有外向型企業,與泰普瑞公司有很多合作的契機,因此主動聯絡到陜海投公司,表達了合作意愿。
這次邀請劉總一行前來園區考察參觀,一是請陜海投公司業務團隊與泰普瑞公司增進認識與溝通,二是雙方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產品及發展歷程,彼此交流發展規劃與合作方式,為下一步的業務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后,在吳亞民董事長陪同下,劉軍一行參觀了生產及試驗廠區。
在參觀結束后的座談會上,劉軍表示非常感謝吳董事長對陜海投公司的關注與信任,陜海投公司近年來,堅持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其他各類所有制企業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理念。努力推動國有企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大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力度。緊密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合作,發揮國有企業產業鏈優勢,助力增強我省外向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他表示,面對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國際化要求、當地復雜的經濟環境與法律法規、語言問題、項目融資等,都使民營企業逐漸深刻的意識到選擇國有外向型合作伙伴是一個重要的加分項。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沒有一個企業能把每一個產業鏈都做到完美,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只有通過借力與資源整合,才能避免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走彎路!
在今后的合作中,一是通過陜海投公司的對外經貿交往活動,搭建好經貿發展平臺,為泰普瑞公司提供相關政策指引及服務,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建立營銷網絡和開展國際化經營提供有力支撐,對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技術交流和投資面臨的問題,分析查找原因,為企業正確決策當好向導。
二是通過雙方進出口業務的逐步開展,進一步深度加強對彼此國際業務的了解,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代理、通關、信保、倉儲、退稅、市場化資金支持等提供外綜服的相關服務。
三是針對企業在泰國工廠的生產基地建設,幫助企業對接銀行等金融機構,拓展國際化融資模式,積極開展出口信貸、項目融資、貿易金融、貸款貼息等服務。
會上,他安排陜海投各業務負責人與泰普瑞公司建立聯絡,要求加快各業務板塊同時推進,搶抓市場機遇,深化雙方合作!
陜海投公司將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發揮國有企業的引導和放大功能,通過“搭平臺、促共贏”的發展模式, 串聯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成為具有地方國企特色的國際化外向型企業。
公司類金融業務負責人婁旻、對外聯絡部部長黎璐、國際事業部副部長崔大巍、投融資部副部長曹家維等出席了本次業務交流會。
陜海投